close
近來讀的兩本書,都講了一件事情。
『我們一生中總要遭遇到離開心愛人的痛苦,那可能是分手,也可能是死亡,對此即使我們早有準備也無力承當。人類唯一應該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面對這種痛苦,但是從來沒有人教給過我,我們都是孤獨地默默忍受,默默摸索,默默絕望』─摘自悲觀主義的花朵。
『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裡,誰,教過我們怎麼去面對痛苦、挫折、失敗?它不在我們的家庭教育裡,它不在小學、中學、大學的教科書或課程裡,它更不在我們的大眾傳播裡。...誰教過我們,在跌倒時,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?怎樣的智慧才能渡過?...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,怎麼收拾?...我們沒有學過。』—摘自目送。
一本來自對岸的作家,另一本來自龍應台。
我不知道他們兩年紀差多少,人生的閱歷經驗是否一樣,但不約而同說出類似的話,是真的有震撼到我。
小時候的我極度害怕失去親人,曾偷偷半夜寫些自以為死後世界能夠看懂的書信,怕我至愛的親人有天離去會忘了我,而這些信可以讓他們記起我。
長大後面對生離死別,哭過,痛過,雖然時間會沖淡一些情緒,然而,有些時候,仍舊放不下,面對不了。
因為沒有學過,所以面對時不知所措。
因為沒有教過,所以發生時無所適從。
走了一圈又一圈,怎麼走四周都是牆壁。用力衝撞,換來的也只是頭破血流。
然後放棄,不再掙扎。讓情緒淹沒,走向一條不能回頭的路。
這些沒有教過的事情,答案在哪裡?
不能套用公式,沒有正確答案,到底怎麼學?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